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師父說:【非染污心中量食者,】我現在出了家,什麼都放下了,就是嘴巴放不下。

廣論P.49【非染污心中量食者,】【謂不起眾罪安樂而住。】MP3 26A 19:28-~26A -28:01

這個兩方面:吃的時候心裡邊注意「非染污心」,這話好難,但是我們一定要擺在心裡面,作為我們的目標去做。我自己的經驗我告訴你,它問題不是說這個事情怎麼難,問題在不得其巧,以及得到了巧你不肯去做。這個我想說不定在座的很多同修有共同的經驗。就像我那天說的,我剛出家的時候有一個同修跟我說,我現在出了家,什麼都放下了,就是嘴巴放不下。雖然我現在想起來這個話,這裡不去談它了,至少是個事實。這個嘴巴是很難放,我花了很大的勁,那時想吃一餐,結果想不到吃了一餐,吃東西更多,吃過了更難伺候,不!不!不!還是兩餐,問題還是不得解決。多少年來,一直到後來,對這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時候我就曉得,你在事前一定要先有什麼?把正念現起。所以我有很長一段時候,這個早課作完了,下面的有一段重要的作,早課作什麼呢﹖就是把那飲食的過患以及我所以跑到這裡來的目的,把它唸一下。唸了以後坐在那邊細細的想,有的時候唸的時候匆匆忙忙唸過了,因為這個廚房等著我,那一定沒有效,有的時候唸的時候就心情很寧靜,自己感覺到很清楚,然後很歡喜,不管唸得快唸得慢,心裡面緣想這個事情,很穩的跑到廚房裡面去,馬上有效,千真萬確。然後有效了,我就試把最好的東西擺在那裡,平常看見了總歸是想辦法佔為己有,那時候心裡面就會不一樣。這麼好的東西,不是,不是,然後我就把最好的那東西去布施給鳥吃,鳥也不吃,給螞蟻吃,螞蟻不吃。我說:「成就我的捨心,丟到垃圾桶裡我也不吃它。」做完了,好歡喜,我從來沒有歡喜過。因為我覺得我花了十幾年的功夫,擋不住的,就這麼簡單的一個方法擋住了,但是不是我一直做得到,我以後曉得,你只要真正的「正念」擺在這裡的話,千真萬確的有效,而且等到你真正有效的時候,妙了,其他相應的這種情況都來了,所以這不是難,難在你得不到正確的認識,以及得到了正確的認識你不肯做,你還沒做心裡面先打了退堂鼓。我就是個凡夫,那註定你,你沒辦法,永遠沒辦法,這一點我在這個地方。你有了這個經驗的時候,你真正的感覺到什麼?你不會煩惱所困的這個快樂,那是法樂,到那時候人家看見,以前我也是這樣的,我有好東西看見人家多吃了,眼睛……現在不了,說起來好可憐,我不曉得用什麼方法幫忙他,他幫忙我解決這個問題,他不吃掉,我擺到第二天又引發我的貪心,真感謝他。這心情就完全不一樣,這千真萬確的事實,你有了這個,那你才可以說向上去,進一步的調伏,這個是這地方順便一提。是這個染污心。然後你有了這個染污心,你才能夠中量食。不過反過來,假如說硬是把住你這個中量食,雖然你染污心,它也有好處的。因為至少你中量食,吃過了以後,你不會再去腦筋裡老想,也許第一天你覺得今天這麼少一點,少了三天你也就習慣了,於是下面你保持身心的,比較不會像前面的沈重,那時候你用功就比較更好,大家想想看對不對?所以這個地方為什麼我常常提起一個事情來,就這樣。雖然曉得剛開始不習慣,你過了幾天也就習慣了。就拿我們這裡來說,剛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這個羅漢菜,不曉得多困難,結果我們現在吃了幾天,大家還來得高興,就是這樣。所以注意,千真萬確的這個事實,我告訴你們,千萬不要講口味、講那東西,就是我們能夠做到非染污心而中量食這是最上等,但是平常我們,我也自己曉得,我們不是這種條件的人,我們條件什麼呢?宿生的善根都能夠放棄世間走的路,肯來,這個非常可貴的。現在怎麼辦呢?接受它那個條件,心裡先曉得這個條件幫忙我的,雖然剛開始不習慣、委曲,做了些時候,慢慢地相應了,這個是順便一提。這樣的話,不起眾罪,不起眾罪則安樂而住,這個是我們的最後目的就達到了。

【又於飲食愛著對治者,】

另外一個,我們飲食放不下,怎麼樣去正法的對治呢?

【謂依修習飲食過患。】

這個就是說要有個修行,要曉得這個飲食的害處,了解這個害處以後,還要有一個正確修習的辦法,這個修習的辦法就是思惟,下面會正確告訴我們的,所以關於那個如何修習思惟暫時不提。那麼這個地方提的過患有三個:

【由受用因所生過患者,謂應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為齒所嚼,為涎所濕,】

p. 50

【猶如嘔吐。由食消化所生過患者,謂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後夜分,消化之後,生血肉等,諸餘一類變成大小便穢不淨,住身下分。此復日日應須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由求飲食所起過患,此有五種,由為成辦所生過患者,謂為成辦食及食因,遭寒熱苦,多施劬勞,若不成辦憂憾而苦,設若成辦,亦恐劫奪及損失故,發起猛利精勤守護,而受諸苦。親友失壞者,謂由此故,雖父子等互相鬥諍。不知滿足者,由於飲食愛增長故,諸國王等互相陣戰,領受非一眾多大苦。無自在過失者,諸食他食者,為其主故,與他鬥競,受眾多苦。從惡行生者,謂為飲食,飲食因故,三業造罪,臨命終時,憶念其罪,追悔而死,沒後復當墮諸惡趣。雖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許勝利,謂由飲食安住其身,若唯為此故,依止飲食,不應道理。故應善思而後受用,謂由身住,我當善修清淨梵行。施者施主,亦為希求殊勝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當成辦彼等所願,令得大果。又應憶念集學論說,應當思念饒益施主,及身中蟲,現以財攝,於當來世,當以法攝。又應思惟當辦一切有情義利,而受飲食。親友書亦云,「應知飲食如醫藥,無貪瞋癡而近習,非為憍故非慢故,非壯唯為住其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