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夏巴確傑仁波切開示

仁波切講故事之前的開示請大家用心多讀幾遍。



轉 周植沾 師兄述說


 2008祈願法會第二天(夏巴確傑仁波切開示)





■夏巴確傑仁波切開示 於新竹鳳山寺
■緣起:今年民國九十七年祈願法會第二天,夏巴確傑仁波切來台弘法,在祈願法會上午都會講述有關佛陀未證果前行菩薩道時的三十四篇本生故事,今年講的是第八篇《慈力國王本生》的故事。
 ■日期: 民國九十七年二月十八日
 
    《2008年祈願法會第二天》
 
  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說過:「偶一獲此圓滿有暇身,最極難得大事了知竟,日夜恆時抉擇心堅固,生起相續不絕求加持。」此偈說到今天我們獲得這樣暇滿的有暇身。「偶一」是什麼內涵呢?它是指在幾百年、幾萬年,或更長遠當中,只有這樣一次的機會,也就是說它是非常難得,在很長的時間中才能得到一次的。
 
  我們可以了解眾生是無量無邊,由於輪迴無始的關係,所以我們曾經投生各種眾生的次數也是無量無邊。在這樣無量無邊的次數中,得到暇滿身的次數是非常稀有的。因此,在《道次第攝頌》中說,暇滿身比如意寶還要珍貴。所謂「暇滿身」,就是具有八種有暇、十種圓滿,這樣十八種殊勝的人身,才稱暇滿人身。
 
  「最極難得大事了知竟」,就是我們需要靠這樣的暇滿人身,幫我們成辦佛法,它可以成辦非常大的利益。關於暇滿難得,《廣論》中也教我們思惟的方式,比如說從因門中思惟暇滿難得,或從數量門中思惟。以數量門中思惟這一點,我們可靠現前經驗知道。比如說世界上約有一百七十到一百八十個國家,全部加起來有好幾十億的人口,光這樣看起來是很多的,但人和畜牲道比起來,所呈現出的數量就感覺沒有這麼多了。不需要一個很大的地方,就在一個小小的土地裡,就可以發現你往下挖時,可以挖出很多眾生,土地裡面可能有螞蟻,這些螞蟻到處挖洞,你會發現在這一小塊地方,牠們的數量是非常非常多的,就這小塊地方,這些眾生的數量就超過全世界人口的數量。而和畜牲道眾生的數量相比的話,餓鬼道的數量又更多了。餓鬼道和地獄道比起來,地獄眾生的數量又更多了。
 
  同樣地,除了惡趣外,還有善趣,如天、阿修羅道眾生。所以說和六道有情、所有眾生的數量比起來,人道眾生數量是很少的。關於這點,我們不只是透過思惟,還可以經由經驗去理解。就以人道來說,例如眾多台灣人口當中,有宗教信仰的又有多少呢?乃至說有信仰的人當中,信仰佛教的佛教徒就更少了。再往下看,在佛教徒當中,能夠真正具有正信:清淨的見解和強烈信心的,然後能如實地去修學佛法,這樣的人就少之又少了。透由這樣的思惟,我們可知能修習佛法的暇滿人身是非常稀有的。
 
  「最極難得大事了知竟」中「大事」指的就是說,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什麼說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呢?因為透由暇滿身,讓我們如理修學佛法的緣故,可以使我們後世獲得人天的果報。
 
  再往最深的角度來看,不僅是後世能獲安樂而已。因為惑及業的緣故,使我們在輪迴中流轉,得到煩惱所生的有漏近取蘊。透由這樣的暇滿人身,我們可以修學佛法,最後找到煩惱的對治,而斷除煩惱之後,可以得到解脫的果位,當我們得到解脫果位之後,也不會再因為惑、業的緣故而在輪迴當中流轉,這就是解脫。
 
  再更深一層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透由暇滿人身,為了眾生利益的緣故,可以得到自利圓滿,利他也究竟圓滿的佛陀果位,這也是唯有透由暇滿人身才能夠得到。可能有些人會懷疑說,怎麼能透由人身得到佛陀最究竟的果位呢?其實並不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了解到,這是因為我們自己懶惰、不努力勤於修學佛法的緣故,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一種結果。
 
  我們可以了解到說,像密勒日巴尊者,祂是今生成佛,宗喀巴大師他也是靠著今生的努力,然後在中陰身的時候得到成就而成佛。由此可以了解,並不是說這是不可能,只不過是我們懶惰、懈怠、不去努力的緣故。如果我們真的肯下功夫,努力在佛法上修學,我們也是可以在今生得到佛陀的果位。所以對暇滿人身可以獲得心要的道理,我們應該不斷努力去思惟。
 
  對於各位在家居士來說,可能白天必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比較忙,雖然如此,希望大家晚上回家以後,能夠多思惟法義,少看一點電視。如果電視真的非常吸引人,不得不看的話,那也沒關係,希望大家看一點就好了,不要看那麼多。因為電視裡面這些節目,連續劇之類的,都是編劇們事先想好,把虛假的東西編好,然後再上演給大家看。所以實際上來說,這是沒什麼意義的。剩下的時間,我們應該在於佛法的義理上,譬如說,對於依靠暇滿人身能夠獲大義利的這種義理。我們應該透由自己有空休息的時候,多多在這方面去思惟。
 
  所謂的佛法,其實就是如何去轉變、改變我們的自心,所以佛法最主要講的就是,希望能夠轉變我們的自心,朝著佛法、好的方向去發展。昨天也提過,所謂佛法最重要指的就是兩點:一個就是能夠去利益他人及不要傷害他人。如果我們現在能力不足,沒有辦法對他人產生很大的饒益,那最起碼,我們對於看不順眼,或有時因為某些緣故來傷害我的那些有情眾生,我們也不要想去傷害他,或是對他生氣、產生瞋恨心,最重要的就是能夠檢查自己的內心是否能夠與法相符順。那什麼叫做佛法?要如何才能夠符合佛法最下邊際的程度呢?應該是說,如果我們所修學的,所做的這些事情,僅僅只是為了今生的利益,那不能說它是很清淨、如法的。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能夠生起為了後世安樂的意樂去做,那這就可以說是如法、佛法的事情。
 
  我們的意樂如果再進一步的話,就是之前所說的,為了要解脫,為了要對治煩惱,能夠從輪迴當中跳脫出來,我們以這樣來行持善法,乃至最究竟利益一切有情,希望能夠得到自利、利他皆能圓滿的佛果。
 
  「日夜恆時抉擇心堅固,生起相續不絕求加持。」,「日夜恆時抉擇心堅固」中「心堅固」它指的應該是攝取心要的意思,也就是當我們了解到,透由暇滿人身,是為了要使我們能夠得到究竟的利益,成為很多有義利的事情,我們就應該不斷地去串習。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我們要時常去串習及思惟,透由暇滿人身可以獲取心要欲的這一點。「生起相續不絕求加持」,對於透由暇滿人身,而想要獲得心要的這種心情,我們也希望它能夠源源不絕、不斷相續地生起。要能夠生起這樣的一種心,它是必須透由串習的。在我們不斷串習的時候,最後一定會產生一種良善的結果。比如說,有一些人雖然早年或年輕的時候沒有辦法出家,可是由於他不斷地想到,不想令暇滿人身空過的緣故,有時他在晚年,就有機會可以出家,這是因為他不斷串習這樣一種思惟,所以能感得這樣很好的結果。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到,只要我們肯努力去思惟、行持的話,這種心到最後都會產生一種良善的果報。
 
  首先安立好意樂,要修學大乘佛法,所以我們的意樂也要符順大乘的教法,也就是應先生起一種造作的菩提心。怎樣有這種造作的菩提心?最下邊際,我們所行持的這些事情,它是符順大乘教法的。這樣思惟的次第,昨天大約提過七因果的教授,也就是知母、念恩、報恩等。所有一切如虛空般無量無邊的如母有情,沒有一個是沒有當過我們的母親的,因為當過我們的母親,對我們有非常大的恩德,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報答他們。如何能夠報答他們的恩德呢?當我們生起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夠得到快樂的心情,就是「悅意慈心」。眾生要得到快樂,必須先離開痛苦才能獲得快樂,所以當我們生起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夠離開痛苦的心情,就是大悲心。
 
  讓眾生離苦、得樂的這件事情,由誰來承辦呢?這件事情是由我親自去做、去承辦。當產生這樣一種決定時,那就是增上意樂。之後,我們會發現說,雖然決定這些要利他的事業由我自己來承辦,可是以現在我們的程度而言,是沒有辦法對一切有情產生最究竟的利益的。那誰對一切如母有情產生最究竟的利益呢?就是圓滿具足一切功德、斷除一切過失的佛陀,祂有能力幫助一切如母有情眾生。二千五百年前在印度降生的本師釋迦世尊,祂就是圓滿具足種種功德、具有非常大的能力,而能使一切眾生都能獲得最究竟的利樂。
 
  就近代來說,比如達賴喇嘛法王,他與一般人是非常不同的。他為所有一切眾生的利益四處奔走,非常辛苦。他的所作所為,對一般人有非常大的殊勝及差別。而且並不是只有內道的佛教徒非常恭敬法王而己,像印度教的信仰者或基督教的追隨者,以及其他一切的佛學家,他們和法王接觸了以後,都非常的敬佩、贊成,對法王都非常的恭敬,所以法王也是這樣一個具有不可思議功德的人。
--------------------------------------------------------------------------------------------------------------------------------------------
  今天在聽聞《三十四佛陀本生傳》前,要安立聞法意樂:為了利他的緣故,我們希求佛陀的果位。所謂的利他,就是希望一切眾生獲得安樂、離開痛苦。所以為了要得佛陀果位,我們在這裡聽聞大乘的佛法,希望大家先安立好這樣的意樂聽聞。
 
  《本生傳》的內容,是講佛陀往昔還未成佛,在三大阿僧祗劫當中,淨罪集資、集聚福德資糧的種種事蹟。也就是菩薩在集聚三大阿僧祗劫資糧時,必須要行六度,而這邊最主要闡示的,就是佛陀往昔在有學位時,行持布施度所發生的種種事蹟。今天所講的是〈第八品〉,「慈力國王的本生」。「慈力」是這位國王的名號,他在行布施度的時候,將自己的身體布施給前來向他索求的夜叉,這就是這則本生故事的大綱。《本生傳》是印度的大善巧者,馬鳴論師所造的。關於這本論著,第八世法王的經師──耶喜絳稱(慧幢大師)造了一本對它的解釋。我們今天根本是以《三十四本生傳》為主,解釋就依著這位大師所造的論著。
 
  (以下譯文部份皆未定)
 
  昨天講到了「現轉生為王,名為慈力,如是稱揚。」
 
  接下來,「九生諸眾何苦與何樂,如是國王亦與彼等同,是故彼恆善護諸九生,利器與眾法典皆嫻熟,人主律令頂戴敬奉行,如是利器等同莊嚴飾。利益世間如理諸論點,典籍著作亦皆善開顯。於諸懲治以及作饒益,與法相違完全不造作。事理善巧心細饒益故,於眾九生善分別如父。」
 
  「九生」,一般而言,指的就是眾生的意思,這邊特指國王管理下的人民,「諸眾何苦與何樂」,對於這些眾生,如果他們感受到了什麼樣的痛苦,國王因為慈悲心的緣故,也會同樣地感受到痛苦。同樣地,如果這些人民他們發生了什麼樣的好事情,感受到快樂的話,國王也會因此而感到快樂。這點就是之前講到的慈心與悲心,慈力國王他具有這樣的慈心以及悲心的自性。
 
  「如是國王亦與彼等同,是故彼恆善護諸九生。」因為國王他有大悲心以及大慈心的體性,所以他對於保護他的人民、眾生,是非常善巧的。「利器與眾法典皆嫻熟,人主律令頂戴敬奉行,」
 
  一般而言,「利器」,國王有非常多的軍隊,這些軍隊擁有種種武器,像刀、槍、箭、盾牌等等,具有非常多調伏敵人的利器。「眾法典」就是國王所下達的王令、法律、律令,以及闡述這些法律、律令的典籍。「人主律令頂戴敬奉行,如是利器等同莊嚴飾。」關於國王所頒佈的這些法典,人民都非常恭敬的領受,非常如理如法去遵守。國王雖有非常多的軍隊,有種種可怖畏的武器,但因為他的功德,使人民都能如理如法去遵守,所以並不需要動用這些懲罰犯錯的人的武器。因為用不到這些刑具,所以國王所擁有的這些利器,都等同擺在那邊作為裝飾品一樣。
 
  「利益世間如理諸論點,典籍著作亦皆善開顯。」「利益世間如理諸論點」,指關於國王所下達的戒律,做好事會有什麼樣的獎勵,做一些傷害別人的事情,會得到什麼樣的懲罰。此外,還有一些關於開顯佛法善道義理的論典。「典籍著作亦皆善開顯」,也就是說國王對於這些論典著作都非常熟悉、非常了解。
 
  「於諸懲治以及作饒益,與法相違完全不造作。」,對於犯了錯或是做了違法事情該如何懲罰,以及如何獎勵的事情,國王都非常了解。對於某一些猛力難調的惡劣眾生,國王如何調伏他們呢?譬如說,國王他就示現神變,化現出犯錯的犯人,再用化現出來的法官或行刑者,對他們做懲罰。國王以這樣的方式,讓根性比較惡劣的人民了解到,你做這些事情,你會受到這樣的懲罰,他們看到這樣的情形時就會心生恐懼,對於做這些危害他人的事情,就會三思而後行。國王就是以這種化現的行為,他不需親自動用這些刑具來懲罰眾生,而使人民能夠不去違犯法令,如理如法行持。
 
  「事理善巧心細饒益故,於眾九生善分別如父。」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好的父母,他對於如何管教子女,如何使子女遠離惡行,朝良善行為發展,對好的父母來說是非常善巧的。在這裡,國王對於如何使眾生朝向良善行為的方法,以及抉擇何為如理、何為非理的行為,也是非常善巧、善於分別。也是因為他一心所想的,都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
 
  「如是如法守護眾有情,諦實與施捨智慧等,皆為回向饒益他人,故能超勝諸特殊,福德宏偉,次第集聚菩提資糧,繁榮昌盛。」
 
  如前所說的,國王以這樣的方式,如理如法的守護他的人民及一切眾生。「諦實與施捨智慧等」,在「等」字當中,也就是講到四力:諦實力、施捨力、智慧力以又慧幢大師在解釋當中提到的是寂靜力,慈力國王他具有這四種力量。
 
  「諦實」的內涵就是說,國王他不管說什麼,他都會如言而行,正如他所行持一般,他也會如實闡述。他具有這樣如言而行、如行而言的諦實功德。關於這點,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一些政治人物,位居高位的一些管理的人,他們很多時候都是不守信用的。可是國王已經是證得大地的菩薩,他具有願菩提心,以及行菩提心。當初,他在受持行菩提心的時候,首先是在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前,立下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誓願,他絕對不會放棄這樣的誓願。也就因為這樣,他具有諦實的功德。
 
  「施捨力」就是布施。不管是跟國王親近或是不親近的這些眾生,國王都會無有遠近差別的對他們行持布施。「寂靜力」,因為國王已經證入到大地,是很高量的一位菩薩了,所以他也獲得了止觀雙運的功德,因為止觀雙運的緣故,他有這樣的寂靜力。最後是「智慧」,也就是空性的智慧。國王登地以來,他就已經現證空性,所以他了解到一切世俗諦的法類,是如幻如化的。世間所有一切法類,歸納起來都是世俗諦以及勝義諦。國王對於二諦的種種差別都非常善巧,就是所謂的智慧力。四力大概可分成兩類,諦實、施捨及寂靜,這三種屬於福德資糧部份,而智慧力就是智慧資糧。
 
  「皆為回向饒益他人,故能超勝諸特殊」,國王因為具有這樣種種的功德,他在饒益眾生的時候,因為意樂的關係,所緣是無量無邊,所以產生的利益以及資糧和功德,也因此而能夠無量無邊。「福德宏偉,次第集聚菩提資糧,」,以這樣的一種形式,國王就能集聚到無量無邊的菩提資糧。「繁榮昌盛。」,也因為國王如理如法行持,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守護人民的緣故,感得他的人民們,種種生活資具都不會匱乏,日子過得非常平安,也非常繁榮而昌盛。
 
  「有五個善於……他藥叉,歡喜奪色的夜叉因為犯了一些過錯,被藥叉主從家鄉放逐來到此地。」
 
  有一天,有五個善於……、喜歡奪色的藥叉,他們因犯了一些過錯,違犯藥叉主所制定的規範,被藥叉主多聞天王從北方居住的地方趕出來。
 
  「彼等看到此土之中,無有任何災難危害,常時具足種種安樂,具有最極圓滿富饒故,眾人能夠長時快樂歡愉,而能昌盛之後,」這種情形就因為國王如理行持的緣故,所以感得他的人民種種的財富都能夠具足;也沒有其他人能對他們作障礙及危害,因為國王福德所感,所以天降的種種災害,例如暴風雨或者是使農作物沒有辦法收成的旱災、水災之類的,都不會發生,因此,人民都過得非常平安快樂。這些藥叉被趕了出來之後,來到了國王的土地,看到種種繁榮昌盛的情形,就生起了想到奪取此地人民形容顏色的欲望。一般藥叉或是夜叉也好,他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一些害人的事情。他們是怎麼害人的呢?他們看到一個人有好的氣色、顏色,就會想要把他奪走,藥叉是有這樣的能力的。
 
  下面是總攝以上的情形,「彼等勤努力,趣入已作業,然於彼諸眾,顏色不能奪,彼王之力殊特故,何所知心繫何至,即成最勝守護故,彼眾顏色不能奪。」一般我們可以知道,小偷平常做的工作,就是偷別人的東西。同樣的,藥叉的工作,就是奪去眾生的顏色,這些害人的事情。「彼等勤努力,趣入已作業,然於彼諸眾,顏色不能奪,」也就是說,不論他們如何的努力,還是不能奪去此地眾生的顏色。這是什麼樣的原因呢?「彼王之力殊特故,何所知心繫何至,」,那是因為國王具足大悲心、慈心的緣故,所以只要他心繫著他們這些人民,想到說,這些是我的人民、那些也是我的人民,當他想到這點時,「即成最勝守護故,彼眾顏色不能奪。」,自然因為國王心繫著他的人民,以這樣的力量,成為人民最特殊的守護。所以不管這些藥叉們再怎麼努力想要奪去眾人的顏色,也不能稱心如意。這時他們都面面相覷,心裡想:「朋友們,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們費盡了很多的努力及辛勞,可是,對於國王庇蔭下的任何一位眾生,他們也沒有辦法能夠奪去他們的顏色。這時,他們覺得很奇怪,互相看了看,心裡想說:「奇怪!我們以前在做這些危害他人事業的時候,都非常的順利啊!為什麼今天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能於吾等力量作危害,殊持明咒、苦行及成就,如此種種若彼亦不具,然則今日……,名與事實不能相符順。」
 
  「能於吾等力量作為害」,對於藥叉奪去眾人顏色,這樣的一種力量,要防止這樣的危害發生,只有說像是特殊的持咒,或是一些苦行,或是修行的一些成就才可以。「如此種種若彼亦不具」這些種種的明咒、苦行或是成就,這些人民他們好像都沒有。「然則今日……,名與事實不能相符順。」,這五位藥叉叫做奪色藥叉,這樣看起來的話,我們的名稱以及事實所產生的情形,也就是名不符實了。
 
  這些藥叉沒有辦法以後,他們就將自己變成了梵志(婆羅門)的模樣,走著走著來到了一處森林裡,他們看到在樹蔭底下,有一位在林間放牧牛群的牧人,他穿著鞋,拿著花朶、葉子所編成的花鬘戴在身上,在他身體的右邊,放著拐扙與棍子,嘴裡哼著小調。
 
  這些藥叉因為犯錯的緣故,被藥叉主多聞天王給趕了出來。而這個時候,牧羊人嘴裡哼著正是形容別人被趕出來的歌曲。看到牧羊人之後,這些藥叉就來到他的面前,說:「喂!這位老兄,為什麼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也沒有其他的人,你一個人待在這個地方,你難道不覺得可怕、不覺得恐懼嗎?」
 
  這時候,牧人突然聽到有人問他話,抬起頭來,很神氣地看著他們回答說:「你說我恐懼,我恐懼誰呢?應該怕誰啊?」夜叉們說:「諸羅剎與鬼魅,他們的本性兇殘不堪,你以前難道沒聽說過嗎?」這邊講到鬼魅,一般世間講到很多各種各式各樣的鬼神,就是這邊的鬼魅。這些鬼道眾生的本性都是非常兇暴、殘忍的。
 
  「明咒、苦行具善樂,身於親友環繞中,於諸權勢無畏人,若遇此彼亦難逃。」
 
  這邊講到幾種情形,一種是像是「明咒」,持明咒的這些人,以前在古印度有非常多各種各式各樣不同的咒語,有一些誦持了以後,可以保護自己。有一些靠著持誦咒語的力量,然後可以做一些危害他人的事情。「苦行」指的就是在淨處或是在尸林當中,修學苦行的這些人。「具善樂」,指的是他有財物富足,這些富有的人,「身於親友環繞中」,指的就是他有非常多的友伴,非常多的人,在很多的親朋好友環繞當中。「於諸權勢無畏人」,有一些人他是不畏權勢,對於這些高位人,他並不會產生恐懼和懼怕。
 
  「若遇此彼亦難逃」,這些人雖然說他們具有這些種種的權勢和力量,可是如果他們遇到了前面所說的羅剎,或是這些食肉鬼魅,他們是很難逃脫的。「森林極深極幽靜,於此險處伴亦無。」那今天你在這樣一個非常幽靜、可怖的森林深處當中,你也沒有其他的助伴,「吃食人肉與人子,羅剎云何有何懼?」那對於這樣的一些會吃人的肉、食人子的這些鬼眾、羅剎,對於這樣的一些可怕的眾生,那為什麼牧羊人你都不感到害怕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