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日下常老和尚的生平事蹟?
上日下常老和尚是湖口鄉鳳山寺方丈、福智團體的創辦人。
日常法師於民國18年(1929年)出生於江蘇省崇明縣,從小父親即教導他背誦四書五經,並鼓勵他出家利益眾生;民國36年(1947年)隨叔父來台,爾後畢業於台南市工學院土木系(成功大學前身);民國54年(1965年)於苗栗縣獅頭山圓光寺出家,長年親近海內外漢傳及藏傳佛教界各方之大德,遍學大小乘佛法,一生持戒嚴謹;多年來於海內外弘法不遺餘力,尤其致力於《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等之弘傳;民國81年(1992年)創辦福智團體,並成立比丘、比丘尼僧團。
法師悲愍眾生,感念人類升沈的樞紐在教育,故戮力推廣德育,於民國86年(1997年)發起成立福智文教基金會,推廣多項活動,舉凡教師、教育行政主管、大專青年、工商企業主管等成長營隊,在社會各層面皆產生極為正面迴響;此外,更關懷眾生健康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於民國86年(1997年)創辦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協助許多農友從依賴農藥及化肥的慣行農法轉為有機耕作,經過多年努力,獲得政府及各界的肯定。並透由發展有機耕作過程,希望減少殺生,為更多有情生命創造清淨的生存空間,也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近年來,法師更察覺食品化學添加物氾濫,嚴重危害大眾身體健康,於是由在家弟子成立裡仁公司,開發健康安全的加工食品及生活用品,希望形成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三者之間誠信互助的善業循環。
法師以多年的修學體驗,認為良好的環境是教育的關鍵,民國89年(2000年)於雲林縣古坑鄉創辦福智教育園區,其範圍涵蓋國小、國中、高中,未來亦將擴及至大學,並規劃終身學習園區,希望能真正達到孔子所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良善淳厚社會。
法師在示寂數日前,即逐漸減少進食,同時要求醫生為其排除宿便淨身;示寂前,神識始終保持完全清楚,而且殷殷對弟子們開示其學佛的心要,以及福智團體未來發展方向,顯示已有示寂的準備;示寂後,面貌安詳自然微笑,弟子們遵囑三天之內專誠誦經、維持安詳寧靜的環境;三天後,弟子們為法師拭身更衣時,發現其身軀柔軟,全身關節活動如常,甚至更為鬆軟,皮膚細膩光潔,雙腳原有水腫現象,也都恢復正常;荼毗後,骨相鮮白,並有為數甚多之各種顏色的捨利花和舍利子。
參考資料
http://xn--5us498e.tw/9310157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